肺康复(关于慢阻肺的六点建议)

关于慢阻肺的六点建议:

导言:慢阻肺全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如今全球40岁以上的慢阻肺发病率已高达9%-10%,其致残、致死率都是非常之高的,其身体健康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低于正常人。

1.                      重建生理呼吸模式

强调腹式呼吸,缓慢呼吸。img1

2.                      坚持运动

运动训练可增加人体有氧代谢能力,增强肌力,提高全身运动耐力和气体代谢,提高免疫力,从而改善您的心肺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运动的原则是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运动量从小到大,动作从简到繁,不能急于求成以免反受其害。任何运动项目都必须通过长期的坚持和积累才能达到明显的效果。

此外,适量运动与避免劳累并不互相矛盾。经过适当的运动训练,可以改善您的呼吸功能,也能减少您日常活动出现的不适症状。

注重饮食营养

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慢阻肺患者若无心脏、肾脏疾病影响,每日应保证2000ml以上的水分摄入,以利于稀释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一般选用温开水或温淡茶水为宜,少量多次饮水,可避免饱胀且更利于吸收。

COPD饮食建议:避免进食容易引起便秘和胀气的食物;

便秘:憋气用力,不利呼吸,且本不建议屏气;

胀气:胃部膨胀充气至横膈膜抬高而影响正常呼吸。img2

3.                      注射疫苗

接种疫苗每年在流感流行季节到来之前(秋冬季),应给予流感疫苗注射;每5年注射一次肺炎疫苗可使慢阻肺患者的严重发病和死亡率减少约50%;免疫调解剂(胸腺肽或卡介苗多糖核酸等)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慢阻肺急性发作次数及住院率。

 

预防呼吸道感染:

1.        避开诱因(吸烟、空气污染、停用慢阻肺吸入药物治疗等);

2.        坚持长期维持规范治疗(药物、氧疗、呼吸机通气、适当运动);

3. 有效进行气道清洁(强化有效咳嗽训练)。

4. 有效介入氧疗干预

如果不吸氧安静状态下,指脉氧低于90%,建议长期家庭氧疗;氧疗能减少呼吸驱动(颈动脉化学感受器的信号输出)和活动时的通气反应;慢阻肺必须坚持每天吸氧至少15h,氧流量1~2L/min,氧浓度25%-29%。

氧浓度与流量的计算公式: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img4

4.                      休息体位指导

img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