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居家肺康复)

居家肺康复案例报道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推动下,许多居家项目都陆续开启...

RLP康复为肺功能障碍患者设计了院外呼吸管理服务,以无创通气支持+肺康复服务的形式,帮助患者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肺功能障碍者其特点为:

抵抗力较差、容易感染、呼吸困难症状导致活动受限,其身体健康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低于正常人。

专家呼吁此类人群更适宜居家康复!

居家肺康复真实案例:

康复者路某,

基本信息:男,83岁,BMI:21.25(60kg/168cm),血压150-160/80,

临床诊断: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重度减退

既往病史:老慢支(2008年确诊)、高血压、陈旧性肺结核

目前居家状态:

沙发坐位下吸氧(2L/min,8h/d),日间生活基本依赖制氧机吸氧,无自主活动。睡觉初始以半卧位吸氧缓解,平缓后,平卧位不吸氧入眠7小时,夜尿起夜2-3次/晚。

康复初期,对其进行相关康复功能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肺功能呼吸评估和肢体运动功能评估。

评估结果:胸腹联合呼吸模式、吸氧状态下较平缓,脱离氧气气喘明显、呼吸呈急促浅快型,血氧值在92-95间波动(吸氧状态下),呼吸频率26次/分,呼吸困难mMRC评估分级为5级(因呼吸困难只能等在家休息或穿衣即出现呼吸困难),自主咳痰困难;肢体运动活动能力明显下降,下肢肢体控制能力较差,步行平衡能力弱,双上肢握力低于同龄正常值的30%,经六分钟步行试验,步行距离189m,平均速度:32.08m/min,步行过程中呼吸急促明显,全程氧疗辅助。

img1

综合考虑康复者的整体功能状态以及康复诉求,本次肺康复居家管理服务目标主要为减少呼吸困难症状、减轻对氧疗的依赖程度,增加有效性自主活动,最大程度上提高康复者的生活质量。

定制个性化康复方案:

重建生理呼吸模式               主动循环呼吸技术(ACBT) 胸廓松动术                     有效咳嗽训练                   

呼吸肌训练                     呼吸体操                       柔韧性训练                     耐力训练                       平衡训练                       核心力量训练                   功能性步行                     呼吸康复-手法技术

img2

同时,对康复者的居家环境进行评估与建议,结合“日常能量节约技术”帮助康复者实行更多有效的居家自主活动。

在专业人员每周定期上门一次进行康复训练指导之余,留有康复作业,帮助康复者能自行实现简单安全有效的康复锻炼,使其循序渐进接受肺康复,养成康复生活的健康习惯。(插图——“在生活中康复,在健康中生活”)

img3

30天的肺康复居家管理服务,康复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有明显改善,有效咳痰能力提高,呼吸模式由胸腹式呼吸转变为腹式呼吸为主,静息状态下呼吸平缓,呼吸困难mMRC评估分级由5级进展至3级(因呼吸困难平地行走速度比同龄人慢,或以自己的速度行走需要停下来呼吸)。肢体运动功能也有较好的提高,自主有效活动明显增加。

康复者及家属反馈:经过这段康复期,自己有事可做了,有缓解的希望,不像之前,只能坐在沙发上吸氧,每况愈下。

小结:经过为期一个月的肺康复居家管理服务,康复者及其家人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变,少了“沉默的叹息”多添了“活动的欢乐”!

RLP康复-院外呼吸管理服务,开创居家康复新模式,旨在从健康教育、康复指导、行为习惯、饮食营养、心理变化等多维度实现以家庭为场景的有计划、有指导、持续性规范化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