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1日浦东仁济医院“世界睡眠日”活动
上海仁济医院举办2019“世界睡眠日” 公益讲座和义诊
2019年3月22日是第19个世界睡眠日,今年睡眠日的主题为“健康睡眠,益智护脑”。为了普及睡眠健康知识,加强公众健康睡眠意识,预防睡眠障碍相关慢性疾病发生,上海仁济医院(东院)于3月22日下午在门诊大厅和卫生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系列公益科普活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义诊现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耳鼻咽喉科李吉平主任说:“由于职业压力增大,加上睡眠习惯不好,就目前接诊的患者来看,40岁左右的白领是出现睡眠障碍问题较多的人群。睡不好觉,记忆力就会下降,认知功能也有损害,长时间睡不好,也会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此外,如果不按医嘱服乱用药物,就会出现药物依赖,损害身体健康。如果一周有3天以上出现入睡困难,容易醒或者早醒后很难再入睡的,持续一个月以上得就建议就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义诊现场
下午13:00在卫生科普教育基地进行的鼾症科普讲座主题为“打呼噜也是一种病”。呼吁市民重视打鼾的危害,关注睡眠健康。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科普讲座现场
中国居民睡眠状况不容乐观
人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而中国人的睡眠状况不容乐观。据中国睡眠研究会一项全国调查问卷统计显示:高达38.2%的中国城市居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失眠,女性失眠率是男性的1.4~2倍,有睡眠问题者高达75%。约2亿人打鼾,近3亿人失眠,5000万人在睡眠中发生过呼吸暂停。根据2005年出版的国际睡眠疾病分类,外在或内在因素导致的睡眠疾病达90余种,其中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患病率在国人中很高,会引起很多健康问题。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危害
打鼾往往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重要表现,因此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也被称为鼾症。它是一种严重的源头性疾病,与多种疾病关系密切,主要表现有:打鼾、夜间反复憋醒、晨起口干舌燥、头痛、头昏、白天困倦疲乏无力、起夜次数增多、注意力不易集中导致记忆力下降、脾气暴躁甚至性格改变等。尤其是打鼾时的鼾声特点为间歇后爆发性发作,也就是打鼾中有憋气的症状。而多数打鼾的人缺乏就诊意识,往往忽视鼾症的危害。
临床研究证明,睡眠呼吸暂停与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肥胖症、性功能障碍及交通事故之间有密切关系。50%-90%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有高血压、85%的夜间心绞痛发作是由睡眠呼吸暂停造成的、40%的脑卒中患者和Ⅱ型糖尿病患者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而很多人常常只重视这些疾病而忽视了睡眠呼吸暂停,导致如高血压等用药不理想的状况时有发生。
呼吸机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的有效性
呼吸机治疗鼾症即持续正压通气(CPAP)疗法,目前为止使用呼吸机治疗打鼾是最有效且无创的治疗方式。呼吸机治疗原理是产生一定大小的压力防止患者睡眠时上气道软组织塌陷,使气道在吸气及呼气时始终处于开放状态,保证呼吸气流的顺利通过,防止各种体位、各期睡眠中呼吸暂停、低通气以及打鼾的发生,因而也就消除了由此引起的一些列问题。
很多重度患者经过鼾症呼吸机治疗后,夜间鼾声和呼吸暂停现象消失,睡眠治疗提高,白天也不打瞌睡了,有高血压的患者血压也变得容易控制了,甚至有部分患者可以不需要继续服用降压药。其他症状也会得到明显改善。
“世界睡眠日”提示:千万不要忽视睡眠,如果您的睡眠不理想,请尽快向睡眠医生咨询。